以下文章来源于量子学派 名鼎配资,作者十七进制
引
2025,中美贸易关税战,强强硬刚。很难想像,G2两大国如灰犀牛对撞。
这不是一场关税战,而是全球秩序重构。火花四溅,情绪四溢。正面对垒,刀刀见血。但激情对抗之时,更需要理性思考。不能太悲观,更不能太乐观。
越是关键时刻,越是要抛却情绪;
越是近身肉搏,越是要目光深远;
越是决战时刻,越需要运筹之力!
除了勇敢无畏,还需要布局深远。中国能给世界一个什么新蓝图(全球化2.0)?能给出人类一个什么样的顶层设计?
1
丢掉幻想,准备硬杠
其他人都可以退缩,唯独我们退缩无用。这是结构性问题,不要天真的以为示弱就可以求放过。从2019年开始,我们已经领教这种打劫式的海盗思维,那一年出口下降12.5%。
今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然后得一夕安寝。起视四境,而秦兵又至矣。
妥协只会导致更多的被动和牺牲,要做好硬杠的准备。
中国反制措施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,2025年4月启动稀土出口管制(控制全球98%供应链),直接打击美国半导体和军工产业。
这个时候,幻想无用,只有刚性硬杠,才能获得与对手谈判的资格,才能赢得其它国家尊重。
2
胆小鬼博弈
中美贸易战是胆小鬼博弈,双方均通过极限施压试探对方底线。
美国将对华关税税率从 34% 提高至 145%,而中国同步反制加征至 125%,这种 “以牙还牙” 的策略符合博弈论中 “不妥协则两败俱伤” 的逻辑。
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对决,最终谁会挺不住呢?中国的民族韧性(历史上多次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)构成了长期博弈的战略纵深,时间会站在哪个一边呢?
4月12日,美方豁免部分商品“对等关税”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,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、电脑、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“对等关税”。如果不是这种“谁退让谁输”的疯狂博奕,这部分商品一定会被勒索。但能屈能伸的特朗普,难道不是更可怕?
3
全世界其他国家是进入“囚徒博弈”
越南、日本等国选择对美妥协,本质上是 “囚徒困境” 中的个体理性选择。
例如,越南为避免成为美国关税目标,可以调整出口结构。
很多人还在认为越南聪明,但以特朗普的性格来说,先“跪”的一定会更惨。
但这种短期妥协可能损害其长期利益 —— 美国对盟友的 “分化瓦解” 策略(如对欧盟加征 20% 关税)表明,勒索不会因暂时退让而停止。
中国为什么第一时间第一个站出来,就是想打破这种“囚徒博弈”,希望有更多人站出来。
但美国接近70年的积威,800个军事基地的存在。
要打破这种囚徒博奕,谈何容易,这就是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。
4
消费!消费!消费!中国消费2030纲领
14亿人口,就是要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。这是战略目标,否则贸易之刃一定握在别人手里。列出时间表,中国应制定《中国消费2030计划》,让其他国家看到希望。依靠中国这一经济新引擎,也能走出一个新的世界循环。
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是看特朗普行事,这毕竟是一个买家的世界。只有消费才能让其他人看得起,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更多人有消费能力。激活14亿人的消费潜力,让内需成为“稳增长”的压舱石。
这一点一定要解决,这是关税战最后的根本。消费!消费!消费!一切都在消费。
我们只有构建新的消费蓝图,才有可能真正让苹果链这样的产业在中国留下来。否则如此激烈的关税对抗战,哪一个企业不害怕。
只有给出未来更大的希望,才有可能留住这些世界级企业。
5
制定定价体系,构建全球定价话语权
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国,中国2024年外贸总额突破43万亿元 连续八年全球第一。
大豆进口占全球59%、铁矿石进口占70%、稀土产量占90%,理应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定价权。
然而,现实中,中国在许多关键大宗商品的定价上仍处于被动地位。中国需要打造“人民币结算平台”的方式,将其纳入大宗商品交易市场。作为最强的贸易之国,这些价格,理所当然是我们说了算。中国应建立新的定价机制,而不是继续受制于传统的定价权体系。
否则,此次关税战一打,明明我们自己是主导者,最后又是我们自己吃亏。
6
对手越封闭,我们越开放
美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试图封锁全世界,但中国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回应美国。你越是单边主义,我越是世界主义。你越是退缩保守,我越是自由开放。中国的开放政策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,还能通过多边合作打破美国的贸易封锁。
例如中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,涵盖亚太15个国家,占全球GDP的30%。
作为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,世界第一贸易大国,世界第一工业大国。
理应规划一个全新的世界蓝图——全球化2.0。
从贸易、经济、文化再到文明,在旧秩序崩溃的时候,能给出一个全新希望。
如果不能勾勒新的世界图景,就不会有更多人追随我们。
就算赢得了贸易战,全人类也是一片废墟。
7
对手越加税,我们越减税
你对全世界其他国家加税,中国这个时候可以公布对其他国家减税。甚至针对前去中国旅游的个人,也可以即时退税。
4月8日,国家税务总局发布《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“即买即退”服务措施的公告》,将离境退税“即买即退”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。目前,中国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3%。叠加过境免签政策,掀起入境“购物潮”,发起人民战争。
8
对手越草率,我们要越专业
特朗普团队在关税政策上极其草率。一开始是一个记者扮演出关税公式,后来美国国务院官网公布地对等关税计算公式,粗看有一点点小复杂,看懂了之后给大家浓缩成精华,跟记者推导出来的本质上差不多:对等关税税率=(美国对该国的贸易逆差/该国对美出口总额)×50%,
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越大,那么关税税率就越高。但实质上再认真一想,这种计算与关税对等根本没有任何逻辑。
对手越草率的时候,我们的应对就要越冷静越专业,这样旁观者就会明白跟谁走有希望。
9
对手越野蛮,我们要越文明
外交是一种智慧的展示,也是一种教养的熏陶。不是动辄好勇斗狠,也不是自我吹嘘天天赢。
当有些人说我们是“乡巴佬 ”时,我们回敬“乡下人有什么不好呢,更淳朴。”当有些人说“正在给我们打电话名鼎配资,kissing my ass”,还模仿外国领导人哀求的语气说道:“求求您了先生,请做个交易吧,我什么都愿意做。”这时我们要理解这些国家的不容易,不是每个国家有这样的底气和实力。
10
不要期待欧盟联手
很多人期待中欧联手,这是天真的。尽管欧盟也反制美国25%关税,是全球唯二站起来敢对抗的人。但很快欧盟就停止了反制,对美国仍然是毕恭毕敬。
中国不能依赖欧盟的立场,尤其是在全球贸易领域。欧盟的利益复杂且各国立场不一,过度依赖外部支持可能带来战略风险。
本质:欧盟对中国“既要市场又要制裁”的矛盾,注定无法与中国深度合作。这后面还隐藏着文明和血缘的因素,不能期待欧盟。
11
不要期待其他国家会站起来
不要有任何依靠,一切只能靠自己。除了我们,其他任何国家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只会采取妥协态度。你越是期待谁,谁一定会背叛你。这不是墨菲定律,这是强权原则。看看这次4月12日的WTO的判决,没有一个国家敢站出来说话。
许多国家选择了让步,以避免美国的经济制裁。日本和韩国在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中相继做出妥协,未能坚持多边合作。不要期待其它任何人。只有自己足够强大,只有内部足够团结,只有内需足够丰富。对自己人好一点,14亿人的市场,是没有谁可以抗得住我们。
12
对方不是纸老虎,别盲目自信
尽管美国面临着内部分裂和社会不安,但其军事、科技等领域的优势依然不可忽视。不说别的,就说最后底牌硬实力。2024年,美国的军费开支依然是全球最多的,高达8860亿美元,约占全球军费总额的40%。
虽然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逐步迎头赶上,但仍需警惕美国的强大综合实力。
我们要有最强的信心,一定也要做最差的准备。如果特朗普最后的真的不是打贸易战,而是踢掉WTO,重构新的贸易体系,目的是边缘化中国,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。
美国不是纸老虎,但一定要有所准备。
13
我们的内需到底要增多少
如果贸易战长期打下去,中国需要用多少内需来弥补。内需到底要扩大多少,GDP才能达到年初制定的5%?2024年,中国对美直接出口是5246亿美元,总共就是4万亿人民币。2024年我们国内的消费总额是49万亿人民币,要达到5%的GDP增长,消费就要增12%左右。
那么,2025年全民的收入能有12%的增幅吗?扪心自问,我们能做到吗?如何扩大内需,如何让老百姓钱包鼓起来,这同样需要大的改革。我们的改革,难道不比特朗普更难吗?仅仅依靠民族韧性,真的就能熬得过去吗?
14
一定要让中小企业撑下去,保企业保就业
中小企业,是这个社会的毛细血管。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,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。应通过减税帮助企业渡过难。同时通过保住中小企业,跟稳就业联系起来。近日,"未就业大学生可领低保"的政策撕开了就业市场的残酷真相。
可以让中小企来招聘大学生,然后再对企业进行补贴。
减负促岗,激励就业, 减免小微企业电费、税收、租金。
企业招收待业青年,政府给予现金激励, 实现“一个政策解决两端”:保企业、稳就业。
这个时候,某些地方不要再折腾企业了,企业是此次贸易大战最受伤的群体,也是贸易战中最后的本钱。
15
帮助跨境贸易企业躲开火车对撞
美国海关系统故障期间,美国暂未征收关税。
大家一片叫好,好像美国真的就不征收关税了一般。
很多人可能觉得关税与自己无关,只顾着口嗨。但跨境贸易企业是中国的重要力量,是正在备受煎熬的群体。如何帮助这些企业避开关税的冲击,成为权责部门的重要任务。最起码我们要有自己的保护者手册,怎么减少这个群体的损失。
大国斗争掉下的一粒尖埃,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五指山。且美国海关故障10小时后,关税系统已经恢复运行了!
我们手中有太多例子,无数跨境的工厂与贸易企业正备受煎熬。他们每天都在关注美国的关税政策,与美国客户艰难沟通,希望有什么奇迹出现。但我们不能等着美国关税系统出现故障,更不能听美由命。整个国家,应该给这个群体一些实在的帮助。
16
人民币币值要稳定
人民币国际化,就应该以生产力来锚定。
逻辑上来说,人民币就应该是世界TOP1的硬通货。
你有人民币,就可以真正买到实际物品。
这个时候,就要大力推广人民币的国际化。
经济动荡背景下,人民币的稳定性至关重要,这也是硬通货的觉醒。
现在的美国股汇债三杀的局面,那什么货币能够具有更新的希望。
人民币是可以买到几乎所有商品的货币,这理所当然应该也是世界货币啊。
如果是世界货币,那它的稳定性就特别重要了。
17
数字人民币全球结算
2025年4月,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正式覆盖东盟10国及中东6国,覆盖全球近38%的贸易量。关税战不一定都要刺刀见红,还要另外开辟对方最害怕的战场。
美元最怕的是什么呢?
一是国债大甩卖;
二是美国信用崩溃;
三是支付系统SWIFT被绕过。
一旦人民币能稳定运行,又有自己的支付体系,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就有可能诞生。
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,一定要思考得更深远。
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重,安全和效率均衡。
18
股市稳定的重要性:坚定信心
股市这一局,暂时中国算是赢了。
在中美互相加征125%关税的至暗时刻,除了第一天大意暴跌后。A股这数天一直在上涨,这是一种信心的坚定。
关税战之外,金融战其实更加重要,股市也是双手博杀的信心起点。股市这一战役,说明了国家对金融的控制是有效的。可能有些人还在说这可能干涉了市场,但这是非常时期必须是非常手段。每0.1个百分点的波动,都牵动着1.8亿股民、6.7万亿私募基金和43家千亿市值科技巨头的命运。
这不是粉饰太平,而是重拾对抗的信心。
19
对美征收服务性关税
服务性关税是美国另一命门,在这一块美国占尽了便宜。现在美国谈到的贸易赤字,说的全是商品性关税,但教育、金融、理财、知识产权等服务类关税根本没有计算。2024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近3000亿美元,而且利润要高得多,何谈“吃亏”?
最近,2025年4月份中国对美国开始对美国文化产品以及教育和旅游服务的限制。
这就是对服务类关税征税的起手式,这一块才刚刚开始加入战斗。
20
减持美债需谨慎,这是经济核武
很多人说,这个时候就应该减持美国国债。但这属于“核武器”般的战略威慑工具,需谨慎行事。一旦大量抛售:市场反应:美国国债价格下跌,收益率上升,政府蒙受发债压力。汇率波动:减持美债可能导致美元贬值,影响中国外汇储备价值。因为我们也持有很多美元,对我们也是损失,适当减持才是正确的。
截至2025年4月,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约7590亿美元,较历史峰值减少约5577亿美元。核武器,有时候威慑才是最重要的。
如果人民币还没有完全为成为全球化货币准备好,这个时候旧秩序是需要维持的。
21
香港坚持自由贸易
坚持自由港,不跟随祖国大陆向美国加征34%关税。这是一种非常智慧的举措,留下更多的可能。香港的选择,既是历史基因的延续,更是现实利益的权衡。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之际,香港以0关税政策坚守自由贸易,为自身赢得发展空间,亦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“开放破局”的样本。
面对中美贸易战,香港继续作为中国对外经济接轨的桥梁。
当年1949年的一些智慧,在这次又体现出来了。
22
不要再高喊自己全产业链了
不要再喊我们什么都能制造了,而且碾压所有人。在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的41个工业大类、207个工业中类、666个工业小类中,只有中国拥有全部的工业门类。这一点当然值得骄傲,但也要收敛一些。给别人一点机会,少喊一点全产业链了。
每个国家都要生存,这样暴露下去,更多人为了生存也会像美国对我们征收更多关税。
23
进行价格控制,别急着找新出口
很多人会说,我们产品有竞争力,可以找其它出口,又不是只跟美国做生意。全球谁能够打赢我们的价格战呢?这个时候,反而不能急着搞转口贸易。在我们没有办法给予对方消费市场的情况之下,这些国家都要依赖美国。
我们的产业应通过制定统一的质量和服务标准,引导企业提升竞争力,并且避免恶性价格战。否则的话,其它国家可能这个时候一起来反制我们。
小心被二次征税,有些事情就算要做也只能静悄悄的完成。
事以密成,语以泄败。我们的企业应该团结起来,不要老是打价格战,当技术能力都在我们手中的时候,是不是应该学学日本,一起来控制价格获取更高利润,而不是我们费尽心思帮助别人,最后还被反噬。
24
经济学已失效:特朗普与经济学家只能活一个
在特朗普眼中,是没有经济学的。可在经济学界看来,贸易逆差是美国靠「美元+科技+消费」赢麻的伴生情形。
“特里芬悖论”就说了,美元霸权跟贸易逆差是共生关系。一国的贸易赤字和该国的经济表现之间绝对没有关系,特朗普聚焦双边贸易赤字的做法“非常愚蠢”且“毫无意义”。
从经济学角度来说,没有任何理由与所有国家实现贸易平衡。因此,从这个意义上说,特朗普关税政策非常另类,他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经济学意义,你有什么办法呢?实事求是的讲,毕竟36万亿国债如利剑高悬,这能全怪特朗普吗?
25
这不是贸易战而是秩序的崩溃
是的,这句话说到了本质。为什么我们忧心忡忡,甚至有些害怕。因为我们正目睹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崩溃——货币体系崩溃、政治格局崩溃、世界秩序崩溃。这种级别的崩溃,普通人一生可能只会经历一次。前两天,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的警告流传甚广。是的,如果只是一场贸易战,绝不可能引发如此震荡。因为这后面,明显是全球化的重新解构,是人类文明的契约重写,所有一切规则似乎都变了,甚至可能引发新的世界决战。
虽然在一小部分野心家的眼中,混乱是向上的阶梯。
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,核武库时代的混乱谁能承担得起?
26
世界进入强权时代
乱纪元,黑暗森林,达尔文主义。
礼崩乐坏,信用沦丧,毫无道德,反复无常,朝令夕改。
这样的领袖,竟然赢得了这么多人的爱戴,而且他是美国的总统。谁能想像,谁敢想像。当美国单边主义政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时,全球秩序的重构已不可避免。中国也要注意,不要老是讲礼了,世界已经进入强权时代。该出手的时候还是要出手,特别是在保护自己企业的时候,否则我们的055大驱的意义何在?
世界已经进入强权时代,不能再温柔示人,别人觉得你软弱可欺。
27
最后的底牌:军事实力
如果所有的制裁都没有用的时候,最后的对抗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?
从冷对抗到热对抗,从勒索到抢劫都有可能。当用尽了所有手段都达不到目标的时候,物理上的销灭就有可能到来。在中美贸易战的博弈中,军事力量作为国家战略的“底牌”。甚至核力量,可能才是最后的谈判筹码。没有人希望走到这一步,但的确在可能走向这一步。
28
重新定义“全球化”:中国方案
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逆转的,只是当年的设计者想毁掉自己的创造。我设计了一切,我要毁掉这一切。可在AI的时代,全球化甚至更加重要。这个时候能够再次推动全球化的,只有G2的另一个国度。
贸易战没有赢家,中国选择“以稳制乱”。最后重新定义“全球化”:中国方案。
如果局限在贸易战,就算赢了,最后还是一片废墟。
应该开辟新的战场,给予人类新的希望。
人类文明,难道一定要在彼此的屠戳中走向毁灭吗?
这可是一个全新的AI时代,还有那么广阔的星辰大海没有探索呢?
有没有新的生产方式?
有没有新的生产关系?
有没有新的碳硅命运共同体?
我们要给人类一个新的蓝图,一个新的契约,一个新的希望,一个新的顶层设计。
结
结局,终究全在于自己
这当然不是一场贸易战,这是全球秩序的重构。
有谁能够想到:
这世界正在重回肉弱强食、以邻为壑的丛林状态。
历史上这类情况,往往导致群氓的崛起以及法治衰落。
这个时刻,我们更需要:
清晰逻辑,高度理性,深邃决策。
当然也不用太过担心,只要团结一心,没有谁可以击败这个14亿人的市场。
所有的一切,主动权还是在于自身。借助这次的战机,重新改革自己。这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消费能力;这需要我们有开辟新战场的能力;这需要我们有规划全球化2.0的能力;这需要我们有对人类未来的顶层设计能力。
更不能过于乐观,特朗普上任还不到100天。先是对国内大刀阔斧改革,天马行空百无禁忌。对外则收巴拿马运河、买格陵兰岛、退群,加征关税。这一切,最核心的还是为了最后G2的对决。
最近美国豁免了部分“对等关税”,有人说特朗普服软了。真的太想当然了名鼎配资,新旧秩序的交替,一切才刚刚开始。
证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